- 鷹飛國際 >
-
走進美國 >
-
美國教育 >
- 當前位置
美國高中生為什么如此熱衷于做義工?
2019/02/15 來源:http://www.ylhjt.com.cn 編輯:Administrator
暑假里忙得團團轉的不僅是中國娃。在看重課外活動和個人經歷的美國校園,暑假成為了拓展眼界、參與社會活動的大好時機。做義工成為了最受美國高中生熱捧的暑期活動之一。
在美國讀高中,有一個不能回避的項目——義工。義工是學生提前步入社會、接受社會實踐最重要的方式,在大學錄取中有時也是考察的項目之一。
接受美國中學教育,如果只把眼光放在SATACTGPA等成績或特長、課外興趣上,而只把義工當作一個硬性指標甚至是負擔的話,那么你的美國高中是不完整的;
另一種現象是,很多認為遭到美國名校錄取歧視的亞裔孩子,動輒拿出數倍甚至數十倍的義工小時來,強調,我SAT分數高,義工做了上千小時,你憑啥不錄取我?這又把義工的概念簡單化了。

深入人心的義工文化
義工 (volunteer work)
是指人們志愿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
美國社會非常看重人的奉獻和服務精神。據調查:半數美國人平均每年做義工的時間大約為100個小時,這相當于在美國1.5億成人中,每3~4天就會做1小時的義工服務。
“沒做過義工,也就得不到社會尊重。”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的美國孩子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這樣的認知。

不做義工?無法高中畢業!
做義工,不僅僅是美國約定俗成的社會”文化”,對于高中生來說,要想順利畢業,便必須有豐富的義工經驗。
美國一些學校對學生做義工有明確要求:除了成績、學分等要求外,還必須為社會無償地服務60個小時(每個學校的義工時限政策可能不同)。很多學校把“為社區服務”納入學生必修課程,還會為學生提供介紹做義工的機會。
因此,美國的中學生們可以選擇參加多種多樣的義工服務:在社區路口為殘疾人募捐,在紅十字會救助中心幫助流浪者······而一些心系全球發展的孩子則會加入海外志愿工作,去不發達國家完成支教任務,或教外國孩子學英語。學生們在做義工時,都會得到一份證明,以說明他們做義工的方式和時間。

美本升學的重要條件
而對義工經歷更為看重的,當屬美國大學的招生官了。在標化成績競爭日趨激烈的大學申請“鏖戰”中,更富有個性的社會活動經歷、對于社區及公共事務的關注和投入,往往可以使申請者脫穎而出。
2016年初,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發布了一篇題為《扭轉潮流:通過大學招生鼓勵關心他人和公益》的報告,指出了美國名校在未來招生錄取工作中對于申請者條件側重點的轉向:強調年輕人應當弱化個人成就,轉而關心他人和公益。
關心他人及公益將成為未來美國大學的主要錄取條件之一。在過去,美國教育極其強調個人成就和個人貢獻,而未來,關心他人、關心社區、關心公益將被置于個人成就之上成為美國大學新的錄取標準之一。

倡導持續性的社區服務。很多家境較好的高中生會參與到異國志愿活動中,或者臨時突擊完成一些義工項目。實際上這樣的經歷在招生官看來都帶著很強的功利性。美國大學在未來會較為看重學生在自己社區中的義務服務。另外,招生辦對學生社區服務的時間長度也將有嚴格的要求,持續一年以上的服務內容才有意義。
報告出版后在美國教育界獲得了廣泛的認同,而值得中國家長注意的是:以上統一招生標準同時適用于美國學生和國際學生。所以,如果孩子的目標是進入美國名校的話,那么提前培養孩子對于社會公益服務的認同感與積極性,幫助他申請和參與義工活動,是一項必須重視的“功課”。

美國高中生經常參與的義工活動
1、輔導
顧名思義,活動內容為輔導同年級或低年級的孩子做作業,多以學校開設的免費課后作業輔導這一形式出現。
2、清理垃圾/保護環境類
公園撿垃圾、海灘清理、美化校園等都可以歸在這一類。因技術含量低、耗時相對少、安全性較高等因素,普及率極高。
3、圖書館
包括但不限于整理書架、管理兒童區看書/用電腦的孩子、在書店區做收銀員、在活動中協助其他工作人員等。有些圖書館會定期舉辦活動,包括但不限于讀書會、書籍義賣等。所謂的協助工作人員,通常是幫忙布置并打掃活動場地。
4、鄰居/朋友/家人
幫鄰居家修理草坪、給朋友家帶帶孩子之類的,統統可以劃為本類。

5、教會活動
顧名思義,當地教會舉辦/參加的一些義工活動。比如天主教教會學校的義工活動幾乎清一色的為去救濟所等地整理捐贈的食物、玩具、生活用品及衣物并發放給窮人。
6、義賣/募款
最常見的類型之一是back sale/snack sale。孩子們自己在家里做小點心之類,然后賣給身邊的人,
所獲得的利潤捐給慈善機構。該類活動在高中尤為常見。
7、雜活
此類包含所有需要義工的社區活動、公益活動、社區組織及慈善機構。義工內容五花八門,共有的特點是技術含量低、需要大量免費勞動力,常見的幾項為發傳單、發水/食物、在售票處賣票、給運動員加油、布置收拾會場、扛重物、帶孩子玩兒等。來義工的孩子通常來自各個學校的社團,每人通常義工1到3小時不等。
高中生的義工相對于初中生來說種類更為豐富。除了上述幾大類以外,常見的還包括醫院、老年公寓、博物館、競選辦公室等。

中國學生如何參與義工活動?
學校、社區處處都有義工服務機會
常見的義工活動包括:社會公益,社區貢獻,醫療護理、學校教育、遠程編程等等。建議中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的義工服務。
比如:如果愛好學術,可以選擇學校中文課助教或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而如果擁有計算機天賦,那么編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被哈佛錄取的一位華裔孩子郭文景正是充分發揮自己在編程工作中的特長,組織了一個編程俱樂部教美國孩子們學編程。
如果所在的社區并沒有現成的義工活動,那么鼓勵孩子自己作為組織者,發起義工活動也是明智的選擇。
參與中外組織機構的義工活動
當然,除了社區和學校,國內外有很多大型的義工組織,每年定期舉行義工活動。有條件的留學生可以提前關注這些組織,選擇自己最熱衷的領域,進行服務。
中國國內的志愿者組織有: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等等。海外志愿者組織分門別類種類極多:AIESEC(即“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香港樂施會等等都是頗為出名的機構。想要參與其活動的朋友們可以時時關注以上組織網站活動更新。
除了參加這些官方組織或非政府機構的義工活動以外,還有許多異地活動可以提供義工工作換食宿的機會,例如國際青旅義工項目就是一個好選擇。直接打電話到各個地區的國際青旅前臺就可以咨詢那里是否有義工機會。

義工服務有利于學生拓展視野,加強溝通能力,培養服務社會的理念,但是最忌諱的就是“為留學而服務”的功利性。在參加義工工作的同時,我們對留學生也有以下一些建議:
1、思考自身素質能力,適合做哪些類型的義工活動。
2、提前聯系社區、義工組織尋找適合自己的可行義工項目。避免項目名額被搶訂一空,需要提前關注。
3、在完成義工活動后,對整體活動進行細致地梳理,總結活動感受。多留下一些視頻、照片、文字的材料,可以極大地豐富未來的留學申請文書內容。
希望義工活動不僅僅只是在為自己的履歷添光增彩,而是從中收獲內心的滿足,體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價值所在。留學生,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