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飛國際 >
-
新聞動態 >
-
L1簽證新聞 >
- 當前位置
微信挺進美國注冊用戶近10萬
2013/03/04 來源:http://www.ylhjt.com.cn 編輯:m_e6f5e5
近日,有報道稱騰訊公司已經成立了微信美國辦公室。記者向騰訊公司求證,騰訊公司書面回復,“騰訊此前在美國已設立了辦公室,目的是觀察和學習美國互聯網行業的情況。微信美國辦公室負責初步探索美國微信用戶的發展及研究、公司客戶關系的建立及拓展合作等。”
這意味著微信對美國市場探索加快。這已不是微信走出國門的第一次嘗試。據報道,在東南亞,微信除了投入鋪天蓋地的廣告外,還通過吸引名人去使用他們的產品,并同當地經銷商開展合作,提高自己的曝光度,積累起首批種子用戶。
但在歐美市場,微信仍然默默無名。據統計,截至去年9月,微信在美國的注冊用戶數接近10萬,用戶主要是留學生等華人。
騰訊是否真的決定進軍美國,還是僅僅是一次試水而已?互聯網專家劉新亮認為,騰訊公司絕不是嘗試一下這么簡單,有成功的可能性。他表示,微信向海外擴展的障礙相對少一些,首先沒有語言上的障礙。其次騰訊在社交工具方面的技術在全球也很優秀,所以技術上沒有障礙。另外,騰訊也為這款產品去海外市場做了很多準備,因此它還是具備這樣的可能性。
美國一家科技博客網站分析,微信進軍美國是遲早的事。雖然微信首先需要開拓的市場是東南亞國家和中東國家,但力爭進入美國市場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通過微信這種服務,騰訊或許最終找到了將自己在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功復制到美國市場的機會。
與在東南亞等地區的高調不同,騰訊在美國設立辦公室還是偏低調的,以收集研究分析數據為主,屬于國際化大戰略的一個有益補充和儲備。
或許騰訊的低調不是沒有道理的。根據互聯網專家魯振旺的說法,微信進軍美國肯定不會是一帆風順,它有自己的麻煩。他認為,中美兩國生活習慣不同,在國外Facebook是一個很強大的社交網絡,另外還有推特,這兩個力量比較強,現在不管是基于社交網絡還是社交關系,還是基于手機的多媒體的屬性,微信都不是很占優勢。
但是魯振旺也分析說,同Facebook等大牌相比,微信也存在著自己的商業機會。他表示,微信的優勢還是體現在社交的互動上。Facebook是一個大的社交概念,但是完全基于手機這種人和人小圈子的溝通,微信的創新能力比較強,想要走向國外去的能力還是有的。
進軍國際市場,或許是騰訊一直以來的夢想。2011年1月微信正式發布,當年10月就推出了英文版,2012年4月,其英文版也正式更名為WeChat。
有分析稱,包括百度和騰訊等不少中國互聯網巨頭在內,多年來在國際化上的探路并不順利,基本上形成了“中國企業的中國市場,美國企業的全球市場”格局。從這個角度來講,騰訊身上承載了更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