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飛國際 >
-
新聞動態 >
-
L1簽證新聞 >
- 當前位置
做一家驚動美國國會的中國企業
2013/03/14 來源:http://www.ylhjt.com.cn 編輯:m_e6f5e5
近年來,在國際貿易中,中外企業之間的貿易摩擦已是家常便飯,甚至有的時候,競爭對手之間還會利用法律武器,通過對簿公堂等方式為自己謀取權益?,F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實施“走出去”戰略,這樣一來,出現貿易摩擦的幾率勢必將大量增加。
事實上,在一些極端案例中,美國競爭對手甚至會動用自己的“尚方寶劍”——美國國會,來壓制中國企業。2012年,美國國會就曾經專門召開一場以“國家信息安全”為核心的聽證會,主要針對的是正在謀求在美國擴大市場銷售的兩家中國深圳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和中興。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國會召開的針對華為、中興的聽證會,其幕后推手正是華為、中興在美國的最大競爭對手思科公司。其實,思科與華為、中興的宿怨早已是業界公認的事實。眾所周知,路由器、交換機等數據通信和企業網產品,是思科一直引以為傲的看家法寶。在多年的苦心經營之下,思科曾長期把持著全球數據通信市場70%至90%的占有率。但自從1999年華為推出數據產品開始,這家常年雄踞霸主地位的美國公司就迎來了強有力的挑戰者。
在中國對手的挑戰之下,思科不僅正在失去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市場以及亞非拉等新興市場,而且,現在,它還不得不擔憂自己所在的美國本土市場的占有率。發動美國國會這樣的立法機構,從“信息安全”的角度來進行市場防守,表明思科面對中國對手的凌厲攻勢只剩招架之力。
多年來,有識之士一直在呼吁中國企業轉變觀念,將“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這不僅是因為“中國創造”將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和利潤率,也是因為我們此前一直引以為傲的人力成本優勢正在逐漸消失。中國企業不得不放棄人海戰、價格戰等老戰術,轉而將知識密集型產品作為自己的主打產品。
根據相關統計,2007年,華為的PCT專利國際申請量曾經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之后的年份里,華為、中興等深圳企業繼續保持著專利國際申請量世界前茅的記錄。而與此同時,思科的PCT專利國際申請量則遜色不少。
需要指出的是,PCT專利國際申請量是衡量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之所以敢于向美國老牌競爭對手叫板,恐怕也是源于其巨大的研發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積累。也正是由于看到了華為的創新實力,思科才對其非常重視,甚至不惜驚動美國國會這一立法機構來幫助自己保護本土市場。
作為一名資深知識產權律師,筆者一貫致力于對知識產權重要性的宣傳,也會一遍又一遍地把華為和思科的經典案例講述給中小企業經營者聽。但必須承認的是,目前,中國真正從事“中國創造”的企業還不多。很多企業仍然處于讓國外競爭對手“非常放心”的產業鏈低端,為了爭搶來自海外合作伙伴的加工訂單而苦心經營,步履維艱。在此,筆者呼吁國家提高對中小型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扶持他們參與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并對他們的創新成果進行充分保護。
前段時間,有些企業家高喊“打造中國的蘋果”。依我看,蘋果公司是美國的,其成功帶有很多“山姆大叔”的烙印。很多中國企業家雖然對蘋果手機很熟悉,但是對蘋果公司的成功之道卻知之甚少,亦無從借鑒。好在,華為、中興就在我們身邊,他們的成功經驗對中國企業來講,更加易學。
只有像華為、中興這樣的企業在華夏大地上遍地開花,“中國創造”之夢才能更多地在世界范圍內夢想成真!讓我們共同努力,讓這一天早日到來。